• 22

    2024,04

    我站完成可可西里-卓乃湖地区多年冻土野外调查和仪器维护工作

    近年来,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多年冻土水文环境出现了快速变化。2011年9月,卓乃湖发生了溢水溃决,湖水经库赛湖、海丁诺尔湖,最终注入盐湖。这一事件导致卓乃湖面积收缩,使原本处于湖底的部分区域暴露于寒冷气候环境中,因失去湖水的保温作用,出露湖底融区开始发育多年冻土,这是研究冻土发育过程的理想天然实验场地。 ...

  • 26

    2023,12

    我站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西藏羌塘无人区多年冻土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子专题“多年冻土对亚洲水塔的影响”项目支持下,2023年11月13日至12月20日期间,我站胡国杰副研究员团队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余人组成联合科考队,在羌塘高原腹地无人区开展了为期近40天的多年冻土科学考察和观测网络建设工作,初步建成了纵穿羌塘高原腹地无 ...

  • 26

    2023,09

    我站联合香港中文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完成了青藏公路沿线典型区域石冰川调查、地温和形变数据采集及仪器维护工作

    2023年9月19-24日,我站朱小凡副研究员和唐问悉博士研究生、香港中文大学孙章宇博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兰圣涛博士研究生一行4人完成了青藏公路沿线惊仙谷石冰川野外调查、数据采集和仪器维护,以及青藏公路沿线区域近地表土壤温度和地面形变数据采集和维护工作。惊仙谷石冰川观测场是我站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建的 ...

  • 25

    2023,09

    我站开展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北界西大滩地区活动层水热特征参数调查

    活动层土壤水热特征数据是寒区陆面过程的关键输入参数。目前陆面过程模型在多年冻土区存在较大的偏差,主要是因为模型中的参数化方案不适合。在多年冻土区,活动层的土壤经历反复的冻融循环,导致热传导和水分运移的波动变化,活动层土壤中的水分相变过程中不能被当前模式很好地捕捉。因此,需要对活动层水热过程进行更精细 ...

  • 24

    2023,08

    我站主持的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课题野外调查任务圆满完成

    东北是我国第二大多年冻土分布区,该区域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属于高海拔和高纬度多年冻土区的过渡区域,是欧亚大陆高纬多年冻土区向南最突出的部分;也是受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影响最显著的冻土区之一。我站胡国杰副研究员承担的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东北高纬度多年冻土本底及冻融灾害调查”第二课题“大兴安 ...

  • 04

    2023,08

    我站开展青藏高原典型多年冻土区多边形土地貌调查

    在多年冻土区,由于突然加速的冻胀和融沉作用,引发了地表快速变形,形成多边形土地貌(Thermal-contraction-cracks polygons),并称之为冰楔(Ice wedge polygon)、沙楔(Sand wedge polygon)或冻裂多边形(Frost-fissure pol ...

  • 20

    2022,09

    我站圆满完成青藏高原二次科考多年冻土考察2022年度任务

    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子专题“多年冻土对亚洲水塔的影响”等项目支持下,2022年5月12日至8月12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青海藏北高原冰冻圈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藏北高原冰冻圈站)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组成联合科考队,先后在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 ...

  • 15

    2022,06

    依托我站实施的“科创计划”在马衔山多年冻土与环境综合观测场顺利开展野外观测和社会实践活动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依托各野外台站实施了“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 (简称:科创计划)。2022年5月28日-29日,我站特别研究助理陈杰博士、兰州理工大学项目协助指导老师郝君明博士、来自兰州理工大学和兰州大学的科创计划本科生(刘振源、梁胤禛、宋鹏月、韩文杰、郝大鹏、彭子棋等)、 ...

  • 14

    2021,09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冻土科考组2021年环藏北高原科学考察圆满结束

    2021年7月29日,我站联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开展了对青藏公路/铁路沿线、羌塘自然保护区腹地——改则县及日土县、国道219线西昆仑山区进行了环藏北高原多年冻土野外综合考察。野外综合考察内容包括对该区域固定站点的多年冻土、活动层和气象的野外观测和数据下载,无人机航拍和地表 ...

  • 11

    2021,07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南北极野外站多位负责人到我站调研交流

    7月9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南极中山国家站胡红桥站长、赵勇常任站长、南极长城国家站丁海涛副研究员、北极黄河站马红梅副站长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业务主管李杰一行5人到我站格尔木基地进行调研交流,我站吴通华研究员、吴晓东研究员、乔永平高级工程师和驻站职工及学生参加了此次调研交流活动。上午,在吴晓东研究员和乔永 ...

  • 02

    2021,07

    基于辐射制冷的冻土保护技术和产品测试项目完成野外仪器安装工作

    2021年6月28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藏北高原冰冻圈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与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联合实施的“基于辐射制冷的冻土保护技术方法和产品测试”合作项目,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北界西大滩综合观测场完成野外仪器安装工作,正式开始野外长期连续观测。南京大学现代工 ...

  • 08

    2021,05

    我站首次采用大型无人机完成青藏高原典型多年冻土区野外综合考察

    2021年4月15日至4月30日,我站联合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北京飞马航遥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甘肃方维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采用飞马V100和V300大型无人机对青藏高原五道梁地区和祁连山地区进行了多年冻土及冻融灾害综合野外考察。本次考察首次采用大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搭载可见光、热红外、多光谱多种 ...

  • 15

    2020,12

    长江上游沱沱河源区多年冻土综合科学考察顺利完成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孕育着黄河、长江、澜沧江等亚洲的重要河流,被称为“亚洲水塔”。青藏高原现存多年冻土的总面积约为106万平方公里,其广泛分布的多年冻土通过独特的水分运移影响着区域水文和水循环过程。2020年10月3日至11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青藏高原研究所 ...

  • 24

    2020,07

    我站联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完成青藏公路沿线形变观测和色林错地区测温探头安装工作

    2020年7月1日至11日,我站博士在读研究生周华云和刘世博联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研究生对青藏公路沿线西大滩、五道梁、风火山、唐古拉、两道河五个多年冻土地表形变观测场进行了水准观测,获取了青藏公路沿线151个观测点的形变数据,并利用无人机对该地区地形地貌等信息要素进行了考察。随后对我站去年在西藏第一 ...

  • 29

    2019,11

    我站参与完成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色林错上游多年冻土考察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等亚洲 10 多条主要河流发源地,素有“亚洲水塔”之称。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变化正在对“亚洲水塔”产生巨大影响。“亚洲水塔”地区特别是江河湖源区的冰川、积雪、冻土、湖泊和河流等关键过程和变化,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的综合科学考察关注的重点科学问题之一。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