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西藏羌塘无人区多年冻土考察任务顺利完成
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子专题“多年冻土对亚洲水塔的影响”项目支持下,2024年8月16日至10月16日期间,我站科研团队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共12名成员组成联合科考队,在羌塘高原腹地无人区开展了为期60天的多年冻土科学考察和自动观测网络建设工作,顺利完成既定考察任务。
羌塘无人区是以高原脆弱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属于我国四大无人区之一,长期以来也是多年冻土及其环境效应监测和研究的空白区。本次野外工作在纵穿羌塘无人区、近1000KM的G216国道沿线(西藏措勤县-改则县-新疆民丰县)以及古里雅冰川区和邦达错湖区共完成16套钻孔地温自动监测设备的布署安装,并开展地温观测,其中位于古里雅冰川区的站点最大观测深度达到40m;此外,利用便携式钻机和坑探方法开展了活动层厚度和土壤剖面调查,采集浅层土壤样品100余件,利用电法仪获得地球物理勘探测点100余个,并利用无人机和数码相机开展了典型冰缘地貌调查,获取大量珍贵影像资料。
本次科学考察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自动监测网络,提升了我站多年冻土连续观测能力,深化了对多年冻土和冰缘地貌发育规律的理解,为区域气候与冰冻圈变化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领域提供科学服务与数据支持。
科考路线及观测场点位图
野外科考队员在羌塘无人区合影
在多年冻土区不同下垫面布署的钻孔地温自动观测站点
利用便携钻机开展浅层土壤和活动层调查
典型土壤剖面及其揭示的地下冰
利用电法仪开展地球物理探测
图文:刘广岳、胡国杰
审核:吴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