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八月开展青藏公路沿线野外监测和仪器维护工作
8月1日-24日,我站刘广岳助理研究员、岳广阳助理研究员和肖瑶助理研究员带领10名研究生赴青藏公路沿线开展青藏公路沿线野外监测和仪器维护工作。岳广阳助研和刘广岳助研带领郝君明博士和周华云博士等在沿线各个站点开展了植被调查、冻土变形测量、地物光谱测量和无人机航拍监测。肖瑶助研和朱小凡博士带领倪杰博士和杜宜臻博士等在沿线四个气象综合场开展仪器维护工作。在西大滩和五道梁进行了数采设备的更换(将原CR23X更新为CR3000),同时更换或修复了损坏的仪器探头,并在两个站点分别开展了数天的对比观测试验以对站点仪器进行校准和标定;恢复了唐古拉综合场的气象观测系统;并在五道梁火车站、可可西里和风火山三个站点挖取了土壤探坑剖面,进行了土壤热参数等方面的测量并采集了相关样品。
本次科学考察全部工作区都在4500m海拔以上,考察区域广、涉及学科多、研究深度大,极大丰富了青藏公(铁)路走廊带冻土环境基础数据库,进一步加大了走廊带的冻土生态水文环境演变研究深度,对于走廊带的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和维护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特别是可可西里新生湖的研究工作为应对该湖泊扩张可能为青藏公(铁)路及其缓冲区基础设施带来的工程风险以及生态风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气象综合场仪器维护和校准分队合影
西大滩综合观测场对比观测现场
五道梁火车站土壤剖面挖取现场
冻土地表形变测量
刘广岳助研在新生湖利用无人机开展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