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负责组织的北极冰冻圈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甘肃永靖成功举办

2024年5月17至18日,在吴通华研究员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极陆地环境变化及其效应研究” (项目资助号:2020YFA0608500)和参与的中国科学院国际大科学计划培育项目“北极冰冻圈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联合资助下,我站组织的北极冰冻圈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甘肃永靖黄河明珠国际酒店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冯起院士和副院长康世昌研究员、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国际北极研究中心主任Hajo Eicken教授、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梅尔尼科夫多年冻土研究所所长Mikhail Zheleznya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地理研究所Tatiana Vlasova研究员、俄罗斯南北极研究所Vasily Smolyanitsky研究员、蒙古科学院地理与地球生态研究所所长Avirmed Dashtseren研究员和多年冻土研究室主任Adiya Saruulzaya研究员、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Hotaek Park资深研究员、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王勤学高级研究员、芬兰赫尔辛基大学Matti Leppäranta教授、挪威奥斯陆大学Regine Hock教授、加拿大水研究中心杨大庆教授等在国际上长期从事北极地区和亚北极蒙古地区冰冻圈变化研究的知名学者参加了此次国际研讨会。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王振宇副局长提前录好视频进行了会议开幕式致辞(视频链接:https://yueliu.link/3AbQyn)。王振宇副局长首先对参会的各国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回顾了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2018年来针对北极冰冻圈变化开展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工作,期望与会代表通过本次国际研讨会充分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为促进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冯起院士为本次大会线上致辞。冯起院长首先热烈欢迎各国参会代表的到来,并感谢所有参会人员对本次国际研讨会的大力支持。冯起院长表示,北极冰冻圈的变化不仅影响北极地区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也影响中低纬度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他希望本次国际研讨会办成一个各国北极研究者对话、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本次研讨会参会人员共计106名,其中线下参会人员88名,线上参会人员18名,境外参会人员21名,主要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蒙古、日本、挪威、芬兰和加拿大8个国家。会议设置了38个学术报告,报告涉及北极地区冰川、多年冻土、积雪和海冰等冰冻圈主要要素的变化及其影响等内容,各国科学家分享了当前北极冰冻圈科学研究的最新前沿和热点。此外,研讨会期间开展了中美阿拉斯加冰冻圈联合监测和中俄季克西冰冻圈联合监测两场边会,分别就北极地区冰冻圈联合监测新场点的建设进行了实质性的研讨。

此次研讨会是2019年底新冠疫情以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会议,会议为我站继续积极推进在北极冰冻圈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国际合作,抢占北极冰冻圈研究方面的科技制高点,以及服务我国中俄蒙经济走廊通道建设和极地安全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image001.jpg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王振宇副局长视频致辞 

image002.jpg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冯起院士线上致辞

image003.jpg

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国际北极研究中心主任Hajo Eicken教授线上致辞并做学术报告 

image004.jpg

线下会议现场 

image005.jpg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康世昌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image006.jpg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梅尔尼科夫多年冻土研究所所长Mikhail Zheleznya院士做学术报告 

image007.jpg

蒙古科学院地理与地球生态研究所所长Avirmed Dashtseren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image008.jpg

中美阿拉斯加冰冻圈联合监测研讨边会 

image009.jpg

蒙古科学院地理与地球生态研究所多年冻土研究室主任Adiya Saruulzaya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image010.jpg

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王勤学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image011.jpg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Hotaek Park资深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image012.jpg

我站吴通华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image013.jpg

会议闭幕式后中俄蒙日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70851716277762504.jpg

北极冰冻圈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线下参会人员合影

图文:郝君明、娄佩卿、王栋、史健宗、肖瑶、赵晋彪、闫旭春

审核:吴通华